古代次子的次子怎么称呼?

历史百科时间: 12-14 阅读: 评论: | 小编:搜百科 - Www.909025.Com
搜百科: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:168151051
 

古代次子又称仲子,又称中子(常见于二十五史),又称仲和二子等,是指第二个孩子。

仲子的出处是《明史·卷一六三·刘宪传》:“仲子涵以举人使南。濒临行驶,阅读它的衣服和手提箱。比还,手提箱如故,甚喜说:‘没有玷污我的门。’中子来源于《宋史》:“太祖(赵匡胤),宣祖(赵)中子也”。

第二个孩子的来源是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次:“生第二个孩子,长成一个人才,脸如傅粉,嘴唇弱涂朱,多力善射,武功高强。江心里爱这个孩子:‘如果袭位为君,敌人会生十倍吗?’反复公开称赞次子之贤,宜立为继承人。"

自古以来,中国就是文化之乡。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,蕴含着哲学和智慧。它的语言简洁,内涵丰富。中国古代兄弟之间的顺序是伯、仲、叔、季。叔叔是大哥,仲为老二,叔叔为老三,季为最小。在古人名字之前,往往会加上排名顺序,比如“伯禽”、“仲尼”、“叔向”、“季路”等。因此,父亲的兄弟被称为“叔叔”,父亲的次弟被称为“仲父”,仲父的弟弟被称为“堂叔”,最小的堂叔被称为“季父”。之后,父亲的弟弟通称“堂叔”。《史记项羽本纪》:“它(项羽)季父梁。这里的“季父”一般指的是堂叔,而季父一般指的是最小古代哥们排名的堂叔。

一家人有几个兄弟,在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,有意用上“伯(孟)、仲、叔、季等字,以示长幼有序;关于“伯”字的名人有:梁山伯、唐伯虎、林伯渠、汤恩伯(原国民党元老)、刘伯承。也有很多人用仲字命名,比如邵仲衡、袁仲荣、李仲初等。如果排名第二的老两个更适合用这个词,“伯仲”这个词并用,说明差不多,很难区分。成语有“不相伯仲,伯仲之间”。

扩展阅读

在封神中,姬发是西伯侯姬昌的次子,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度,西岐接班人是不可能轮到姬发的,毕竟在他之上还有一位长兄伯邑考。

所罗门王是古代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国王。其他信仰,如伊斯兰教和拉斯塔法里教,也接受所罗门作为以色列的睿智国王和强大先知的概念。他以其智慧、多产的著作和建筑成就而闻名。所罗门生于公元前1010年左右,是大卫王(古代统一的以色列的第二位国王)的第十个儿子,也是拔示巴的次子。与扫罗王和大卫王一样,所罗门王在位40年,是以色列历史上最高和最繁荣的时期之一——被许多人称为以色列的“黄金时代”。

搜百科网: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:168151051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搜百科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搜百科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二维码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评论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